腰部麻醉后为什么要平躺6小时
腰部麻醉后平躺6小时主要是为了预防脑脊液外漏导致的低颅压性头痛,同时促进穿刺点愈合。
腰部麻醉属于椎管内麻醉,需将穿刺针穿过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穿刺后硬脊膜上会留下微小针孔,脑脊液可能通过该孔缓慢渗漏。平卧位时脑脊液压力较低,可减少渗漏量,避免颅内压骤降。若过早坐起或站立,重力作用会使脑脊液加速流失,引发剧烈头痛,表现为额枕部搏动性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听力下降。保持平躺能使硬脊膜针孔在6小时内初步闭合,降低并发症风险。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可能出现轻微头痛,通常平卧补液后即可缓解。
特殊情况下如穿刺针较粗、多次穿刺或患者存在结缔组织疾病时,硬脊膜愈合速度可能延缓。这类患者需延长平卧时间至8-12小时,必要时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增加脑脊液生成。高龄患者或既往有慢性头痛病史者更需严格保持卧位,因其对颅压变化耐受性较差。医护人员会通过血压监测、补液速度调整等方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麻醉后6小时内应避免抬头、翻身等动作,排尿可使用便盆。6小时后可先摇高床头适应15分钟,无头晕症状再逐步坐起。术后24小时内不宜驾驶或高空作业,注意补充水分促进脑脊液平衡。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颈部僵硬,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排除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