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艾灸、饮食调理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胃脘隐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证可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包括黄芪、桂枝、白芍等;肝胃不和证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含柴胡、香附、陈皮等。煎煮时需注意火候与时间,建议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并指导服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干、轻微腹泻等反应,停药后可缓解。

2、中成药

常见中成药包括摩罗丹、胃复春片、温胃舒胶囊等。摩罗丹由百合、茯苓等组成,适用于胃阴不足型;胃复春片含红参、香茶菜等,多用于脾胃虚弱证。使用前需明确证型匹配,避免与西药抑酸剂同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若出现皮疹或腹痛加重应停药就医。

3、针灸

常选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针灸可调节胃肠蠕动与胃酸分泌,改善腹胀嗳气症状。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治疗期间需保持穴位局部清洁干燥。建议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4、艾灸

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患者,可艾灸神阙、关元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至皮肤微红。艾灸能温阳散寒,缓解胃痛喜按症状。操作时注意艾条距离,防止烫伤,阴虚火旺者忌用。建议配合隔姜灸增强疗效,治疗后饮温水避免受凉。

5、饮食调理

宜少食多餐,选择小米粥、山药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可适量食用生姜、大枣等温中食材,胃阴不足者可炖服银耳莲子羹。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忌油炸烧烤。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餐后静坐30分钟促进消化。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长期坚持治疗与调养,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可配合热敷缓解不适。若出现消瘦、呕血等警报症状应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日常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