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什么
三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及组织损伤,常见于血清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1、免疫复合物沉积
三型超敏反应的核心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在血管壁或组织间隙沉积。当可溶性抗原与IgG或IgM抗体结合后,形成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它们无法被吞噬细胞完全清除,随血液循环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此类沉积多见于肾小球、关节滑膜等血流丰富的部位,激活补体系统后产生C3a、C5a等过敏毒素。
2、补体系统激活
免疫复合物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的C5a可趋化中性粒细胞至沉积部位。中性粒细胞在试图吞噬复合物时释放溶酶体酶和活性氧,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基底膜损伤及周围组织坏死。补体消耗还可能引发低补体血症,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3、中性粒细胞浸润
病理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在免疫复合物沉积区域。这些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和胶原酶会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形成特征性的纤维素样坏死。在皮肤表现为紫癜样皮疹,在肾脏则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增厚。
4、血管炎性病变
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以小动脉和静脉为主,血管壁可见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的颗粒状沉积物。急性期表现为血管壁纤维素样变性伴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期可发展为血管纤维化。此类病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皮肤和肾脏活检中尤为典型。
5、多器官受累
三型超敏反应常累及肾脏、关节、皮肤和肺部。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关节炎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胀,皮肤病变包括荨麻疹和皮下结节,肺部受累时可能发生肺泡炎。这些表现与免疫复合物在不同器官的沉积直接相关。
对于疑似三型超敏反应患者,建议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补体水平。急性发作期需限制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以减轻氧化应激。若出现持续发热、关节肿痛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免疫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