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了解心力衰竭的主要3个症状
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乏力。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疾病引起。
1、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平卧也会感到憋闷,需垫高枕头或端坐呼吸。这与肺部淤血导致肺泡换气功能下降有关。患者可能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肺水肿,必要时联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
2、下肢水肿
体液潴留会导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按压后出现持续凹陷,常见于踝部并向上蔓延。长期卧床者可能出现骶尾部水肿。水肿与肾血流量减少、钠水潴留相关。医生可能建议服用托拉塞米片消除水肿,同时限制每日饮水量,监测体重变化。
3、乏力
心脏输出量减少使肌肉供血不足,患者易感疲倦,轻微活动即需休息。可能伴随头晕、记忆力减退等脑供血不足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辅以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采用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荷。
心力衰竭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可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胸肉,适当补充钾含量高的香蕉、橙子。每周监测体重,3天内增长超过2公斤应及时就诊。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