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包含哪些

四肢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主要有锁骨、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这些部位因受力特点或结构脆弱性更易出现骨折,需根据损伤程度采取固定或手术治疗。

四肢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包含哪些

1、锁骨

锁骨位于胸廓前上方,连接胸骨与肩胛骨,呈S形弯曲。跌倒时手臂外展着地或直接撞击胸部时,锁骨中段易发生骨折。典型表现为肩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患侧上肢无法抬举。轻度骨折可通过八字绷带固定3-4周,严重移位需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

2、肱骨

肱骨近端外科颈和肱骨干是常见骨折部位。老年人跌倒时手掌撑地易导致外科颈骨折,表现为肩关节淤血、畸形。青少年运动创伤常引起肱骨干螺旋形骨折,伴随桡神经损伤风险。治疗可采用悬吊制动或髓内钉固定,合并神经损伤需探查修复。

3、桡骨

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多发于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时手掌撑地,导致腕关节呈餐叉样畸形。儿童常见桡骨颈青枝骨折,表现为肘关节肿胀但无明显移位。成人需手法复位石膏固定6周,严重粉碎性骨折可选择外固定支架。

四肢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包含哪些

4、股骨

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跌倒,表现为患肢缩短外旋。年轻人高能量创伤可导致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可能伴随失血性休克。根据年龄和骨折类型选择空心钉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需早期康复训练。

5、胫骨

胫骨中下段因皮下组织薄弱易发生开放性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胫骨平台骨折多由垂直暴力导致,伴膝关节积血和韧带损伤。稳定性骨折可用长腿石膏固定,复杂骨折需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合并软组织缺损需皮瓣修复。

四肢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包含哪些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并冰敷消肿,避免随意移动造成二次损伤。恢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老年患者须做好防跌倒措施,运动时佩戴护具降低骨折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