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会不会死亡 认识病毒性脑炎带来的危害
病毒性脑炎可能导致死亡,但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可康复。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病情轻重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状态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病毒性脑炎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类似感冒的表现,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抽搐、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躁动、幻觉或嗜睡。病情严重时可能发展为昏迷、呼吸衰竭甚至脑疝。常见致病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若未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病毒性脑炎时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发生播散性病毒感染,累及多个器官系统。部分幸存者可能遗留癫痫、智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后遗症。极少数暴发性病例可在发病后数日内因脑水肿导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毒性脑炎确诊需结合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治疗关键在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等,同时配合脱水降颅压、控制癫痫发作等对症支持治疗。恢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脑电图,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方面需注意疫苗接种、防蚊灭蚊及个人卫生,出现持续发热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