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做什么检查 肠套叠需做这些检查可知
肠套叠通常需要做腹部超声、空气灌肠造影、腹部CT、腹部X线平片、血常规等检查。肠套叠是部分肠管及其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所致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多见于婴幼儿。
1、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是诊断肠套叠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进行等优点。超声下可见同心圆征或靶环征,即套叠的肠管横断面呈现多层同心圆状结构。该检查能清晰显示套叠部位、肠壁水肿程度及是否存在肠管缺血坏死,对婴幼儿尤为适用,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
2、空气灌肠造影
空气灌肠造影兼具诊断与治疗功能,通过肛门注入气体使套叠肠管复位。X线透视下可见气体在结肠内受阻,套叠头部呈杯口状充盈缺损。该检查适用于发病48小时内、无肠穿孔及腹膜炎体征的患者,复位成功率较高,但需警惕肠穿孔风险,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3、腹部CT
腹部CT能清晰显示肠套叠的三维结构,可见靶征或肾形肿块影,有助于评估肠壁血供及周围组织情况。CT对复杂型肠套叠、成人肠套叠或疑似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发现肿瘤、息肉等诱发因素,但婴幼儿需谨慎选择以避免辐射暴露。
4、腹部X线平片
腹部X线平片可观察肠梗阻征象,如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但特异性较低。部分病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影或结肠内气体终止于套叠部位。该检查不能确诊肠套叠,主要用于排除其他急腹症,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5、血常规
血常规可辅助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白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肠缺血或感染。严重病例可见血红蛋白下降,与肠壁出血或体液丢失有关。该检查无法直接诊断肠套叠,但可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需结合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肠套叠后需立即禁食并配合医生治疗,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呕吐、血便等症状变化。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日常需注意预防肠道感染,定期体检排查肠道息肉等潜在诱因,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