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分类有哪些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主要分为Chiari畸形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其中Ⅰ型最常见,Ⅳ型最罕见。该畸形属于先天性颅颈交界区发育异常,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Chiari畸形Ⅰ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枕骨大孔5毫米以上,但无脑干及第四脑室下移。多数患者成年后出现症状,表现为枕部头痛、肢体无力或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合并脊髓空洞症,需通过MRI明确诊断。治疗上无症状者可观察,症状明显时需行后颅窝减压术。
2、Chiari畸形Ⅱ型
小脑蚓部、脑干及第四脑室均下移,常伴脊髓脊膜膨出。新生儿期即可出现呼吸暂停、吞咽困难等症状,多数与脊柱裂同时存在。MRI可见特征性的"钉状"小脑和脑干扭曲。早期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脊膜膨出修补术。
3、Chiari畸形Ⅲ型
罕见类型,表现为小脑和脑干疝入高位颈椎脊膜膨出囊内。出生后即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脑积水。CT可见枕颈部巨大囊性肿物,预后较差,需紧急手术处理但效果有限。
4、Chiari畸形Ⅳ型
极为罕见的严重小脑发育不全,小脑体积显著缩小且部分缺失。患儿多伴有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出生后生存期较短。影像学显示小脑几乎完全缺如,脑干结构异常,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颈部外伤,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出现头痛加重、肢体麻木等症状时需及时复查MRI。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呛咳和窒息。日常可进行适度康复训练,但应避免颈部过度屈伸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