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治疗、刺络拔罐、中药外敷、穴位注射等。带状疱疹在中医中称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多因肝胆湿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引起,需辨证施治。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药内服

肝胆湿热证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含龙胆草、黄芩、栀子等清热利湿;脾虚湿蕴证可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含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化湿;气滞血瘀证可选桃红四物汤加减,含桃仁、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需根据舌脉辨证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治疗

以局部围刺配合远端取穴为主,常选阿是穴、夹脊穴及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急性期采用泻法缓解疼痛,后遗症期用补法促进神经修复。火针疗法对顽固性疼痛效果显著,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烫伤。

3、刺络拔罐

在疱疹周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拔罐,可泄热解毒、化瘀止痛。适用于疱疹初起未溃破时,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体质虚弱者慎用,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4、中药外敷

初期可用青黛散或金黄散调敷患处清热解毒;水疱破溃后用黄连膏、紫草油外涂促进结痂;后遗神经痛可用活血止痛类膏药贴敷。皮肤过敏者需先小范围试用,溃烂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5、穴位注射

选取相应夹脊穴注射维生素B1、B12等营养神经药物,或当归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中药制剂。需避开血管神经,每周治疗2-3次。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此疗法。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发物;穿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高热、头痛或疱疹扩散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病程,后遗神经痛患者建议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