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营养不良偏瘦怎么办
儿童营养不良偏瘦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制剂、治疗基础疾病、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运动量等方式干预。营养不良可能与喂养不当、慢性消耗性疾病、胃肠功能障碍、代谢异常、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每日提供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羹、瘦肉泥,搭配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泥。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在三餐基础上增加2-3次点心,选择坚果糊、奶酪等能量密度高的食物。避免用汤泡饭等低营养密度喂养方式,确保每餐包含主食、蛋白质和蔬菜三大类食物。
2、补充营养制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复方氨基酸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锌颗粒等营养补充剂。严重营养不良可考虑使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剂,乳糖不耐受患儿可选择无乳糖配方营养粉。补充剂需根据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补充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3、治疗基础疾病
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脏病等消耗性疾病,及时治疗原发病。对于乳糜泻患儿需严格无麸质饮食,寄生虫感染需服用阿苯达唑颗粒。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需使用甲巯咪唑片控制病情,避免持续营养流失。
4、改善消化吸收
存在慢性腹泻的患儿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胰酶分泌不足者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定期监测大便性状,出现脂肪泻需排查乳糜泻可能。餐前避免大量饮水,进餐时保持愉悦氛围有助于消化液分泌。
5、增加运动量
每日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如跳绳、踢球等,运动后适量加餐补充能量。避免久坐不动,可通过游戏方式增加活动量。运动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蛋白质合成,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消耗,运动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家长应定期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记录每日饮食种类和进食量。烹饪时注意食材多样化,将高能量食物如牛油果、坚果等融入日常饮食。建立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若调整饮食2-3个月后体重仍无改善,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避免强迫进食造成心理压力,采用鼓励方式培养自主进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