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氮质血症、纠正酸中毒、防治并发症、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1、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少尿期需严格限制液体摄入量,通常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非显性失水量作为当日补液总量。密切监测血钠、血钾水平,对高钾血症需紧急处理,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拮抗心肌毒性,或使用胰岛素联合葡萄糖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同时避免使用含钾药物及高钾食物。
2、控制氮质血症
限制蛋白质摄入至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等。可配合使用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减少尿素氮生成。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变化,必要时提前启动透析治疗。
3、纠正酸中毒
当动脉血pH值低于7.2或碳酸氢根浓度小于15mmol/L时,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过程中需监测离子钙浓度,防止低钙血症诱发抽搐。对于严重酸中毒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更平稳地调节酸碱平衡。
4、防治并发症
重点预防感染,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管。对已发生感染者根据病原学结果选择头孢曲松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控制血压可使用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心力衰竭时应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但需注意大剂量可能加重耳毒性。
5、肾脏替代治疗
当出现严重高钾血症、难以控制的酸中毒、容量负荷过重伴肺水肿、尿毒症性脑病或心包炎时,应及时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模式选择需综合考虑血流动力学状态、凝血功能及代谢紊乱程度,初始治疗宜采用低血流量、短时间方案。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每日测量体重评估容量状态。饮食应采用低盐、低钾、低磷配方,避免摄入杨桃、蘑菇等高钾食物。所有治疗应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及动脉血气指标。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危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