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细菌性拉肚子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细菌性拉肚子通常表现为腹泻、发热、腹痛、呕吐、大便带黏液或血丝等症状。细菌性腹泻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感染引起,可能伴随脱水、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1、腹泻
腹泻是细菌性拉肚子的主要症状,宝宝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大便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大便带有腥臭味,沙门菌感染常伴随绿色黏液便。家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避免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2、发热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为38-39摄氏度,志贺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期间应减少衣物包裹,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3、腹痛
宝宝可能出现阵发性脐周疼痛,哭闹时双腿蜷曲,触摸腹部有轻度肌紧张。空肠弯曲菌感染可引起明显肠痉挛。家长可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缓解疼痛,禁止擅自使用解痉药物。
4、呕吐
约半数患儿在腹泻初期出现呕吐,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感染时呕吐尤为剧烈。呕吐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溶液。持续呕吐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需警惕是否出现呼吸深快等异常表现。
5、黏液血便
侵袭性细菌如志贺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损伤肠黏膜,导致大便带有血丝或果酱样黏液。发现血便应立即留取样本送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避免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
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尿量和皮肤弹性,出现嗜睡、眼窝凹陷、6小时无尿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继续母乳喂养或选择无乳糖配方奶粉,辅食添加遵循由稀到稠原则,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刺激肠道。所有药物使用须严格遵循儿科医师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