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怎么办?
大面积脑梗塞昏迷不醒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静脉溶栓或取栓手术、控制颅内压、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治疗。大面积脑梗塞通常由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引起,可能伴随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症状。
1、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昏迷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可能受损,需通过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确保氧气供应。同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因缺氧加重脑损伤。医护人员会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
2、静脉溶栓或取栓手术
发病4.5小时内可考虑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治疗,超过时间窗或大血管闭塞者需行机械取栓术。这两种方式旨在恢复脑血流,但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变化。
3、控制颅内压
脑水肿高峰期常出现在发病后3-5天,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严重者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为肿胀脑组织提供缓冲空间。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过度。
4、预防并发症
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压疮,需定期翻身拍背、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营养支持可通过鼻饲肠内营养粉剂实现,维持每日2000千卡以上热量摄入。导尿管留置期间需预防尿路感染。
5、康复治疗
意识恢复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高压氧治疗促进脑细胞修复,针灸刺激神经功能重组,以及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语言康复需配合言语治疗师进行发音练习,认知训练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重建系统。
患者家属需配合医护人员做好体位管理,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保持肢体功能位。鼻饲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匀浆膳,分6-8次缓慢注入。康复期可在家属协助下进行床边坐位训练,从30度开始逐步增加角度,同时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脑水肿消退情况,遵医嘱调整脱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