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什么
小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在于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及全身症状的严重性。重型腹泻通常表现为重度脱水、明显电解质失衡及全身中毒症状,轻型则以轻度脱水、无或轻微电解质紊乱及一般状态较好为特征。
重型腹泻患儿可出现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皮肤弹性差,眼窝及前囟凹陷明显,口唇干燥,哭时泪少或无泪,四肢末端发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常伴有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实验室检查可见血钠、血钾明显异常,代谢性酸中毒,尿素氮升高。粪便次数每日超过10次,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能含有黏液或血丝。这类患儿多由侵袭性病原体感染引起,如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需立即住院治疗,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轻型腹泻患儿每日排便次数在5次左右,粪便性状多为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无明显黏液或血液。尿量略减少但仍在正常范围,皮肤弹性正常,眼窝及前囟轻度凹陷,口唇稍干,哭时有泪,四肢温暖。体温正常或低热,精神状态良好,能正常进食玩耍。电解质检查结果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这类腹泻多由饮食不当、气候变化或非侵袭性病原体引起,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调整饮食结构,适当使用蒙脱石散等肠道黏膜保护剂,多数在3-5天内自愈。
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变化,重型腹泻患儿应立即就医。护理时注意臀部清洁防止红臀,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儿继续哺乳,人工喂养儿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密度,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