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慢性肾衰患者可通过控制饮食、限制水分摄入、监测血压、规律用药、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慢性肾衰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因素引起。
1、控制饮食
慢性肾衰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0.6-0.8克优质蛋白,可选择鸡蛋、牛奶、瘦肉等。同时需减少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的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但需避免高钾蔬菜水果过量食用。
2、限制水分
根据尿量调整每日饮水量,通常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出现水肿时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控制在3克以内。记录每日出入量,观察有无口渴、皮肤干燥等脱水症状或水肿加重现象。
3、监测血压
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目标值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若服用降压药出现头晕等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4、规律用药
遵医嘱使用碳酸钙片、醋酸钙片等磷结合剂控制血磷水平,或服用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况。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纠正贫血时,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5、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瘙痒部位。注意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防止牙龈出血。流感季节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慢性肾衰患者应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持作息规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家属需协助患者记录每日症状变化,发现尿量骤减或严重水肿等情况应立即送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