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是个重病吗 双相障碍的症状详细介绍

双相障碍属于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精神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情绪高涨与低落交替发作。典型表现有躁狂期的过度兴奋、睡眠需求减少、冲动行为,以及抑郁期的持续悲伤、精力不足、自杀倾向等。

1、躁狂发作症状

躁狂期核心表现为持续异常的情绪高涨或易怒,伴随活动量显著增加。患者可能出现思维奔逸、语速加快、注意力分散,部分会有夸大妄想或过度消费行为。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需求减少但精力充沛,性欲亢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躁狂发作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需与单纯情绪激动区分。

2、抑郁发作症状

抑郁期以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对活动兴趣丧失、疲劳感明显、自我价值感降低。常见伴随症状包括食欲改变、睡眠障碍、注意力下降,严重者存在反复死亡念头或自杀计划。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躯体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非典型症状,这些症状需与器质性疾病鉴别。

3、混合状态特征

约三分之一患者会出现躁狂与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混合发作,表现为情绪激越伴自杀观念、思维加速伴随无力感等矛盾症状。这种状态易被误诊为焦虑障碍或人格问题,需要专业精神科医生通过纵向病史追踪进行鉴别。

4、快速循环型表现

部分患者每年发作超过4次,称为快速循环型双相障碍。这类患者情绪转换更快,可能数天内就从躁狂转为抑郁,治疗难度较大。甲状腺功能异常、抗抑郁药使用不当可能是诱发因素,需要更精细的药物方案调整。

5、认知功能损害

长期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损害。这些症状在情绪稳定后仍可能持续存在,影响社会功能。早期干预和认知康复训练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

双相障碍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刺激性饮品,家属应学习识别复发征兆。建议建立包含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工的多学科支持体系,定期监测情绪变化和药物反应。注意避免过度压力和环境刺激,维持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