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低血糖症的原因是什么
低血糖症可能由胰岛素使用过量、酒精摄入、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低血糖症通常表现为心悸、出汗、头晕、饥饿感、意识模糊等症状。
1、胰岛素使用过量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过量可能导致血糖急剧下降。这类患者可能伴随手抖、乏力等症状,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医生可能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为格列美脲片、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方案。
2、酒精摄入
空腹饮酒会抑制肝脏糖原分解,导致酒精性低血糖。患者可能出现行为异常、体温下降,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长期饮酒者需戒酒并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葡醛内酯片、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
3、肝肾功能异常
重症肝炎或尿毒症患者肝脏糖异生能力下降,易发生低血糖。这类患者可能伴随黄疸、水肿,需治疗原发病。医生可能使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肾衰宁胶囊等药物改善器官功能。
4、胰岛素瘤
胰腺β细胞肿瘤会自主分泌过量胰岛素,引发空腹低血糖。患者常有清晨昏迷发作,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可使用奥曲肽注射液控制症状,术后需长期随访血糖。
5、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代谢紊乱,常见于艾迪生病患者。这类患者可能伴随皮肤色素沉着、低血压,需终身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并随身携带糖块应急。
建议低血糖症患者规律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饮食上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适当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空腹运动或饮酒,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出现反复低血糖发作应及时就医排查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夜间睡眠时可备床头糖水预防无症状性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