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肚子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剖腹产肚子疼可能与子宫收缩、切口愈合、胃肠功能恢复、感染、盆腔粘连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抗感染治疗、适当活动、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疼痛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1、子宫收缩
产后子宫通过收缩恢复至孕前状态,可能引起阵发性下腹痛。这种疼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持续2-3天,哺乳时疼痛可能加重。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镇痛。
2、切口愈合
剖腹产手术切口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牵拉痛或刺痛,尤其在咳嗽、翻身时明显。切口疼痛多在术后1周内逐渐减轻,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若出现切口红肿、渗液等异常,可能提示切口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
3、胃肠功能恢复
术后胃肠蠕动减弱可能导致腹胀痛,常伴有排气排便困难。建议术后早期床上翻身活动,6小时后可少量饮水,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饮食。腹胀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四磨汤口服液或乳果糖口服溶液促进胃肠蠕动。
4、感染
子宫内膜炎或切口感染可引起持续性疼痛伴发热,恶露异常增多或有异味。需就医进行血常规检查,确诊后需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会阴护理,保持引流畅通。
5、盆腔粘连
术后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形成异常粘连,导致慢性盆腔痛,疼痛可能在活动或性交时加重。轻度粘连可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改善,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术后早期适当活动有助于预防粘连形成。
剖腹产术后应注意休息与活动的平衡,避免提重物或剧烈运动,饮食上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羹等,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术后2周内避免盆浴。如出现发热超过38℃、切口渗血渗液、疼痛持续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产后复查,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