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痔疮现象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痔疮的主要病因有肛垫下移、静脉曲张、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因素。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1、肛垫下移
肛垫是直肠末端正常的组织结构,具有协助控制排便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腹压增高,肛垫中的纤维结缔组织逐渐老化、断裂,导致肛垫下移并脱出肛门外,形成痔疮。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可伴有出血。日常可通过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严重时需手术复位固定。
2、静脉曲张
直肠静脉缺乏静脉瓣,血液回流易受腹压影响。长期便秘、妊娠等因素会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壁张力降低而形成静脉曲张团块。这类痔疮常见肛门坠胀感,排便后出血呈鲜红色。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改善循环,必要时行硬化剂注射治疗。
3、长期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使直肠静脉丛持续充血,干硬粪便反复摩擦肛管黏膜可导致静脉丛破裂、黏膜下出血。这类患者常伴有肛裂,表现为排便疼痛和便后滴血。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4、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导致直肠静脉血液淤积。职业需要久坐的司机、办公室人员,或长期站立的教师、售货员等人群发病率较高。这类痔疮多表现为肛门潮湿瘙痒,可间断使用太宁栓保护黏膜,每小时活动5分钟改善循环。
5、妊娠因素
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孕激素水平升高也会使静脉壁松弛。孕妇痔疮常在孕晚期加重,表现为肛门剧烈疼痛和血栓形成。产后多数症状可自行缓解,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哺乳期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预防痔疮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避免如厕时间超过5分钟。久坐人群建议使用透气坐垫,每小时起身活动。出现持续便血、肛门肿物不能回纳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强刺激性药物。术后患者应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进行肛门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