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后足弓内侧疼是怎么回事
跑步后足弓内侧疼可能与足底筋膜炎、扁平足、胫后肌腱功能不全、足部过度内翻、疲劳性骨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休息冰敷、穿戴矫形鞋垫、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导致的慢性炎症,常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疼痛。跑步时足弓承受压力增大,可能诱发筋膜微小撕裂。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训练。日常避免赤足行走,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跑鞋。
2、扁平足
结构性扁平足患者足弓塌陷,跑步时内侧纵弓缓冲不足,易导致胫后肌腱代偿性劳损。症状包括足弓内侧钝痛、久站后加重。建议使用定制矫形鞋垫分散压力,严重者可考虑距下关节制动术。儿童扁平足需及早干预,家长应督促进行踮脚训练等足部肌力锻炼。
3、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胫后肌腱负责维持足弓稳定性,过度跑步可能导致肌腱退变或撕裂。典型表现为内踝后方疼痛,单足提踵困难。早期可穿戴踝关节支具限制活动,配合冲击波治疗。若出现肌腱完全断裂,需行肌腱转位重建手术。跑步爱好者应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量,避免突然加大强度。
4、足部过度内翻
动态步态异常如过度内翻,会使跑步时足弓内侧承受异常应力。可通过步态分析确认,表现为鞋底内侧磨损严重。生物力学矫正需结合矫形鞋垫与臀中肌强化训练,跑姿调整建议采用180步频/分钟的小步快跑模式。选择抗内翻跑鞋有助于减轻症状。
5、疲劳性骨折
足舟骨或跖骨基部应力性骨折常见于跑步量骤增者,表现为局部压痛和夜间痛。骨扫描或MRI可确诊,初期需制动6-8周,严重移位需螺钉内固定。骨质疏松患者应检测维生素D水平,必要时补充碳酸钙D3片。恢复期建议改为游泳等非负重运动。
跑步后持续足弓疼痛超过72小时应尽早就诊,运动前做好动态热身如高抬腿、踝关节绕环。选择缓冲性能好的专业跑鞋,每周跑量增幅不超过10%。训练后立即冰敷疼痛部位15分钟,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日常可进行足底滚球、抓毛巾等足部肌力训练,体重超标者需配合饮食控制减轻足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