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可以快速缓解胆囊炎引起的疼痛
胆囊炎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热敷、调整体位、禁食及就医处理等方式快速缓解。胆囊炎多由胆结石、细菌感染等因素诱发,典型表现为右上腹剧痛伴恶心呕吐。
1、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时需遵医嘱使用解痉止痛药物如消旋山莨菪碱片、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胶囊。药物可松弛胆道平滑肌,缓解胆绞痛,但须避免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掩盖病情。
2、热敷处理
用40-45℃热水袋敷于右上腹15-20分钟,通过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胆道痉挛。避免高温烫伤皮肤,合并高热或黄疸时禁用热敷。
3、体位调整
采取右侧卧位或膝胸卧位可减少胆囊受压,促进胆汁引流。避免平躺或左侧卧加重内脏牵拉痛,疼痛剧烈时可保持弯腰蜷缩体位。
4、暂时禁食
发作期需完全禁食12-24小时,减少食物刺激胆汁分泌。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油脂及高蛋白食物诱发收缩。
5、急诊就医
出现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高热寒战、皮肤巩膜黄染时,需立即就诊排除胆囊穿孔或化脓性胆管炎。医生可能采取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或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胆固醇食物,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胆结石变化,反复发作的慢性胆囊炎建议择期手术。急性期缓解后仍应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避免转为慢性炎症。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及尿液变化,出现陶土样便或浓茶色尿提示胆道梗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