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种类有哪些 了解尿失禁的5种类型
尿失禁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功能性尿失禁五种类型。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神经损伤、前列腺增生或行动障碍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根据具体类型就医评估。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群松弛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导致,常见于产后女性或老年人群。咳嗽、打喷嚏或跳跃等腹压增高动作时会出现不自主漏尿。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避免长期负重或慢性咳嗽可能有助于预防症状加重。
2、急迫性尿失禁
急迫性尿失禁多与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可能由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或糖尿病神经病变引发。治疗包括膀胱训练、生物反馈疗法,药物可选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或琥珀酸索利那新片调节膀胱收缩。限制咖啡因摄入可减少膀胱刺激。
3、混合性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特征,常见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尿道黏膜萎缩,合并膀胱敏感度增高。需结合行为疗法与药物治疗,如阴道局部应用雌三醇乳膏联合使用米拉贝隆缓释片。盆底电刺激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4、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源于膀胱排空障碍,多见于男性前列腺增生或糖尿病患者。膀胱过度充盈后发生溢出性漏尿,可能伴随排尿费力、尿线变细。需解除尿路梗阻,如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排尿,严重者需导尿或前列腺手术。定期排尿和限制晚间液体摄入可缓解症状。
5、功能性尿失禁
功能性尿失禁与泌尿系统异常无关,主要由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导致无法及时如厕,常见于老年痴呆或关节炎患者。需改善环境便利性,如设置床边坐便器,使用成人纸尿裤临时管理。物理治疗改善活动能力,认知训练延缓病情进展可作为辅助措施。
尿失禁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过量或过少饮水。选择高膳食纤维饮食预防便秘,减少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每周进行3-5次盆底肌锻炼,每次10-15分钟。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类型,及时更换吸湿产品保持会阴清洁,降低尿路感染风险。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到泌尿外科或妇科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