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应注意什么 冠心病者应注意6大方面
冠心病患者需注意控制危险因素、规律用药、调整生活方式、监测症状、定期复查及心理调节等6大方面。
1、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应通过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和血糖,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吸烟者需严格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2、规律用药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调脂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钙片,以及改善心肌缺血的硝酸异山梨酯片等。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出现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就医。
3、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上选择全谷物、深海鱼、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和寒冷环境锻炼。
4、监测症状
密切观察胸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若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压榨性胸痛伴冷汗,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呼叫急救。日常可记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等指标,每年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病情。支架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服用抗凝药物者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6、心理调节
焦虑抑郁可能加重心肌缺血,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压力。参加心脏康复课程学习疾病管理知识,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导致患者活动受限。
冠心病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药及检查结果,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和病情说明卡。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冬季注意保暖。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需排查心力衰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管理需医患共同参与,通过综合干预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