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职业尘肺病 四做到有哪些要求
预防职业尘肺病需做到加强个人防护、改善工作环境、定期健康检查、规范作业流程四项核心措施。职业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的肺部纤维化疾病,常见于矿山、建材、冶金等行业。
1、加强个人防护
接触粉尘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或面罩,优先选择KN95及以上级别的防护设备。防护用具需定期更换滤芯或整体,避免因破损或堵塞降低防护效果。对于高浓度粉尘环境,建议配合使用正压式呼吸器或送风式头盔,确保呼吸安全。
2、改善工作环境
工作场所需安装局部排风除尘设备,如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装置等,保持作业区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采用喷雾降尘、密闭化生产工艺等技术手段减少粉尘逸散。每日作业结束后须进行湿式清扫,禁止使用压缩空气吹扫粉尘。
3、定期健康检查
接尘工人应每年接受高千伏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测等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疑似尘肺病变。重点监测咳嗽、咳痰、胸闷等呼吸道症状,出现异常时需进行CT检查确诊。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对离岗工人继续跟踪随访5-10年。
4、规范作业流程
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防尘操作规程,禁止在无防护条件下进行干式钻孔、切割等高风险作业。缩短单次接尘时间,实行轮岗制度减少累计暴露量。新员工上岗前须接受防尘知识培训,掌握粉尘危害防护技能。
预防职业尘肺病需建立企业主体责任与个人防护意识的双重防线。建议企业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定期检测粉尘浓度并公示结果。工人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国家规定的防尘补贴和岗位津贴应足额发放,保障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