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有哪些

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主要有股骨颈、桡骨远端、脊柱椎体、肱骨近端和踝关节。老年人骨质流失和平衡能力下降是骨折高发的主要原因,需及时就医并加强防护。

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有哪些

1、股骨颈

股骨颈骨折多因跌倒时髋部着地导致,常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患者可能出现患肢缩短、外旋畸形和活动受限。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空心螺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等手术方式,术后需避免过早负重。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改善骨密度。

2、桡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多因跌倒时手掌撑地引起,表现为腕部肿胀畸形和柯雷氏征阳性。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严重移位者需钢板螺钉内固定。康复期可配合接骨七厘片、伤科跌打片等中成药促进愈合,但须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3、脊柱椎体

脊柱压缩性骨折常由轻微外力引发,好发于胸腰段椎体。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驼背和慢性疼痛,需通过椎体成形术或保守治疗。日常可补充骨化三醇软胶囊,配合腰背肌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

4、肱骨近端

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跌倒时肩部直接撞击,表现为肩关节活动障碍和局部淤血。无移位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复杂骨折需锁定钢板固定。康复期可服用仙灵骨葆胶囊辅助治疗,配合渐进式肩关节功能训练。

5、踝关节

踝部骨折常因扭伤或垂直暴力导致,可见明显肿胀畸形和无法承重。稳定性骨折采用石膏固定,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需解剖复位内固定。可配合伤痛宁喷雾剂缓解症状,后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老年骨折的常见部位有哪些

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居家环境做好防滑处理,行走时使用助行器。饮食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提重物、登高等危险动作,雨雪天气减少外出。若发生跌倒应立即制动并呼叫急救,不可自行移动患肢以免加重损伤。家属需协助记录患者用药情况,监督康复训练计划执行。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