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常规是什么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日常监测、饮食管理、预防感染、规律用药和心理支持等方面。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异常导致的结构或功能缺陷,患儿需长期综合护理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1、日常监测
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口唇颜色变化,活动后若出现气促、发绀需立即休息。使用经皮血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应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但可遵医嘱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
2、饮食管理
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选择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如鱼肉泥、蒸蛋羹。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母乳喂养婴儿需确保母亲营养充足,配方奶喂养可选择强化营养型。合并心衰患儿需严格限制液体量,按医生建议调整。
3、预防感染
接种疫苗需按计划完成,特别重视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出佩戴口罩。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热超过38℃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使用退热药物。
4、规律用药
地高辛口服溶液需定时定量服用,用药前后监测心率。呋塞米片需与氯化钾颗粒配合使用以防电解质紊乱。华法林钠片服用期间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避免磕碰出血。所有药物不得擅自调整剂量,出现呕吐或拒食需咨询医生补服方案。
5、心理支持
通过绘本、游戏等方式帮助患儿理解治疗过程,减轻医疗恐惧。家长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参与适龄社交活动。建立规律作息时间,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改善呼吸。兄弟姐妹需共同接受疾病知识教育,营造平等家庭氛围。
护理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衣物选择宽松纯棉材质,避免压迫胸廓。外出携带急救卡注明疾病类型和用药信息。每3-6个月进行心脏专科随访,生长发育迟缓或反复呼吸道症状需提前复诊。家长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应急氧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