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牙齿前面的肉突出来了
下前牙区牙龈组织突出可能与牙龈增生、牙周炎、牙齿错位咬合创伤或局部刺激物等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激素变化、长期服用特定药物等,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病因。
1、牙龈增生
长期口腔菌斑刺激或服用苯妥英钠片、硝苯地平片等药物可能导致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牙龈乳头呈球状膨隆,质地坚韧。伴随刷牙出血症状时,需通过龈上洁治术清除牙石,重度增生需行牙龈切除术。可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
2、慢性牙周炎
牙周袋形成后造成牙龈红肿松软,可能出现龈缘扇形外翻。与牙菌斑中厌氧菌感染有关,常伴牙齿松动和口臭。基础治疗包括超声波洁牙、龈下刮治,急性期可用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感染,必要时实施牙龈翻瓣术。
3、咬合创伤
前牙深覆合或牙齿排列不齐导致异常咬合力,引发局部牙龈代偿性肥厚。正畸治疗调整咬合关系后多可缓解,严重者需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处理继发炎症,必要时联合牙冠延长术恢复生理龈缘形态。
4、妊娠期龈瘤
孕激素水平升高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常见于妊娠4-9个月,表现为鲜红色瘤样增生。分娩后多自行消退,孕期需加强菌斑控制,出血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复方三七口腔止血粉,避免手术刺激。
5、局部刺激因素
不良修复体边缘或龋齿锐利边缘持续摩擦牙龈,可能形成炎性肉芽组织。去除刺激源后配合使用西吡氯铵含片,增生组织未消退者需手术修整。长期吸烟者牙龈角化增强也可能表现为龈缘肥厚。
日常应选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线清理邻面菌斑,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造成机械损伤,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发现牙龈异常增生持续2周未缓解,或伴随化脓、牙齿移位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行病理检查排除肿瘤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