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细胞百分比是什么意思
嗜酸细胞百分比是指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通常用于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具有抗寄生虫和参与过敏反应的功能。健康成人嗜酸细胞百分比正常范围为0.5%-5%,儿童略高可达4%-8%。当血液检查显示该数值异常时,可能反映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激活。轻度升高常见于花粉症、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此时可能伴随打喷嚏、皮肤瘙痒等症状。寄生虫感染如蛔虫病、钩虫病也可导致数值上升,多伴有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会引起显著升高,可能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器官损害表现。
嗜酸细胞百分比降低则可能与应激状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某些急性感染有关。数值异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单纯数值变化不能确诊疾病。日常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喘息等过敏症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若检查结果持续异常或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