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廓里长痘痘疼怎么回事
外耳廓里长痘痘疼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肿、外耳道疖肿、湿疹或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外耳廓皮肤较薄且神经丰富,炎症易引发明显疼痛,需避免抓挠刺激。
1、毛囊炎
外耳廓毛囊细菌感染可能导致红肿痘痘,常伴随压痛。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致病菌,过度清洁或耳部刮伤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药,配合碘伏消毒。避免挤压痘痘,防止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
2、皮脂腺囊肿
耳廓皮脂腺堵塞形成囊肿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硬结伴疼痛。囊肿可能反复发作,继发感染时局部发红发热。需医生评估后选择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口服或切开引流,合并感染时可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日常需减少油腻饮食,保持耳部干爽。
3、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可蔓延至耳廓,形成局限性隆起伴跳痛。常见于挖耳损伤或游泳后感染,可能伴随听力闷胀感。早期可热敷促进化脓,严重时需医生操作排脓,配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禁止自行挑破疖肿,可能引起耳廓软骨膜炎。
4、湿疹
过敏或刺激导致的耳廓湿疹可能出现丘疹、渗液伴刺痛。洗发水、染发剂或金属耳饰可能是诱因,常伴随皮肤脱屑。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硼酸溶液湿敷。避免热水烫洗,瘙痒剧烈时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5、接触性皮炎
耳机材质或化妆品成分刺激可能引发耳廓过敏性皮炎,表现为红斑、小水疱伴灼痛。常见过敏原包括镍金属、香料等,接触部位边界清晰。需立即停用致敏物品,使用地奈德乳膏抗炎,严重时口服泼尼松片。反复发作需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保持耳廓清洁干燥,避免使用棉签过度清理耳道。洗头时防止水流进耳内,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耳朵。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耳周淋巴结肿大时需及时就诊,警惕坏死性外耳道炎等严重感染。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控制高糖高脂饮食,减少耳部饰品佩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