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

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两种不同的食物不良反应,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对食物蛋白的异常反应,乳糖不耐受是消化系统缺乏导致的乳糖分解障碍。

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

1、发病机制

食物过敏由免疫系统介导,当机体误将食物蛋白识别为有害物质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引发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导致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黏膜缺乏乳糖酶,无法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未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诱发食物

食物过敏常见诱发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类、贝类、大豆和小麦等含特定蛋白的食物,即使微量摄入也可能引发反应。乳糖不耐受仅由含乳糖的食物引起,如牛奶、冰淇淋、奶油等乳制品,症状严重程度与摄入乳糖量相关。

3、症状表现

食物过敏症状出现迅速,通常在摄入后数分钟至2小时内发生,表现为皮肤红肿、喉头水肿、呕吐或过敏性休克等全身反应。乳糖不耐受症状多在摄入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以胃肠不适为主,如肠鸣音亢进、水样便、排气增多,一般不伴随免疫系统症状。

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

4、诊断方法

食物过敏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食物激发试验确诊,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乳糖不耐受常用氢呼气试验或乳糖耐量试验诊断,通过检测呼气中氢气含量或血糖变化判断乳糖消化能力。

5、处理原则

食物过敏需严格避免致敏食物,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应对急性发作,必要时进行免疫脱敏治疗。乳糖不耐受可通过选择无乳糖制品、分次少量摄入乳制品或补充乳糖酶改善,无须完全戒断乳制品。

食物过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区别

对于食物过敏患者,建议详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误食过敏原,外出就餐时主动告知过敏史。乳糖不耐受者可通过逐步增加乳制品摄入量提高耐受性,同时注意补充其他富钙食物如深绿色蔬菜、豆制品等维持钙营养。两类情况均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问题食物,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