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打呼噜有什么危害 经常打呼噜暗藏4大危害
经常打呼噜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日间嗜睡、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打呼噜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上气道狭窄或肌肉松弛有关。
1、高血压
夜间反复呼吸暂停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长期未干预可能发展为顽固性高血压,增加脑出血风险。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需进行睡眠监测评估呼吸暂停严重程度。
2、心脑血管疾病
缺氧状态促使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需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改善缺氧,必要时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
3、日间嗜睡
睡眠结构碎片化导致深睡眠不足,白天出现难以控制的嗜睡,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在驾驶或操作机械时突发睡眠可能造成事故。行为干预包括侧卧睡眠、减重,中重度患者需使用口腔矫正器或呼吸机治疗。
4、代谢综合征
缺氧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增加胰岛素抵抗概率,与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相互恶化。患者应定期检测血糖,可配合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同时通过饮食管理和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异常。
建议打呼噜人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饮酒或服用镇静药物,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侧卧睡眠可减轻舌根后坠,使用加湿器维持卧室空气湿度。若伴随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通过多导睡眠图明确诊断后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