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怎么治疗 治疗子宫脱垂3方法很常用
子宫脱垂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子宫脱垂通常由分娩损伤、衰老、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需根据脱垂程度选择干预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避免提举重物或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超重者需控制体重,便秘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这类措施适用于轻度脱垂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但无法逆转解剖结构改变。
2、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通过重复收缩盆底肌群增强支撑力,每日训练3组,每组10-15次收缩,需持续3-6个月见效。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定位正确肌群,适用于Ⅰ-Ⅱ度脱垂患者。绝经后女性配合局部雌激素软膏效果更佳。
3、手术治疗
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手术修复,常用术式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固定术。子宫托适用于不宜手术的高龄患者,需定期更换并配合抗感染护理。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复发概率与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建议患者避免久蹲久坐,如厕时采用蹲姿减少腹压,可配合温水坐浴促进局部恢复。定期妇科检查评估脱垂程度,合并尿失禁者需同步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预防感染,禁止过早恢复体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