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脑出血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血液病、抗凝药物使用不当等。脑出血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内小动脉壁变薄,在血压骤升时容易破裂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患者可能伴随肢体偏瘫、言语不清。治疗需紧急降压,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同时需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2、脑动脉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在血流冲击下易发生破裂。这类患者常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病,可能伴随头晕、记忆力减退。需控制血脂血糖,可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并配合低脂饮食。
3、脑血管畸形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管结构缺陷使其在血压波动时更易破裂。患者可能突发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需通过脑血管造影确诊。治疗包括介入栓塞或开颅手术,常用栓塞材料有Onyx液态栓塞系统。
4、血液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外伤即可引发脑出血。患者常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表现,需输注血小板或使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同时治疗原发病。
5、抗凝药物使用不当
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抗凝药过量会增加出血风险,尤其合并跌倒外伤时。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血尿等先兆,需立即检测凝血功能并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拮抗,调整抗凝方案。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出现突发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须立即送医,转运时保持头部稳定,就诊时详细告知用药史。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