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何症状表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心悸、休克等症状。上消化道出血通常由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止血、补液、药物或手术治疗。
1、呕血
呕血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血液可能呈鲜红色或咖啡渣样。呕血通常提示出血量较大或出血速度较快,常见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溃疡出血等疾病。患者可能伴有恶心、上腹部不适感,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需立即禁食并采取头低脚高位,避免误吸。
2、黑便
黑便表现为柏油样便,具有特殊腥臭味,是血液在肠道内消化后的特征性表现。少量出血可能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大量出血时粪便呈稀薄黑亮状。黑便常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角溃疡等疾病,出血量超过50毫升即可出现。患者排便后可能出现乏力、出冷汗等表现。
3、头晕
头晕多由急性失血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常伴随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血量达到全身血容量的15%以上时即可出现明显头晕症状,患者可能描述为头重脚轻、视物模糊或站立不稳。这种情况提示已进入失代偿期,需紧急补充血容量。
4、心悸
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是机体对失血的代偿性反应。当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增快,患者可自觉心跳剧烈。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警惕失血性休克发生。
5、休克
休克是急性大出血的危重表现,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意识障碍。出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的30%时将导致失代偿性休克,皮肤呈现大理石样花纹,脉搏细弱难以触及。这种情况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输血并准备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呕吐物。出血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病情稳定后可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恢复期应避免辛辣刺激、过热过硬食物,戒烟戒酒,规律服用抑酸药物。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灶愈合情况,出现呕血、黑便加重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