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区别
窦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区别在于起搏点位置、心电图特征及病因。窦性心动过速起自窦房结,心率多为100-150次/分;房性心动过速起自心房异位节律点,心率常为150-250次/分,心电图可见异常P波。
1、起搏点差异
窦性心动过速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属于生理性代偿反应,常见于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等状态。房性心动过速则由心房内异位兴奋灶触发,可能与心肌缺血、心房扩大等病理因素相关,需通过心电图识别异常P波形态。
2、心电图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显示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PR间期正常,节律规整。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异常(如倒置、双相),PR间期可能延长或缩短,部分类型会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现象。
3、病因分类
窦性心动过速多为生理性或继发于贫血、甲亢等全身性疾病,去除诱因后可缓解。房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或电解质紊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部分需射频消融手术干预。
4、症状特点
两者均可出现心悸、胸闷,但房性心动过速更易伴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头晕、晕厥。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通常随活动量平稳变化,而房性心动过速多为突发突止,可能需静脉注射普罗帕酮注射液终止发作。
5、治疗原则
窦性心动过速以病因治疗为主,如控制感染、补充铁剂。房性心动过速需使用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射频消融。日常需避免咖啡因摄入,定期监测动态心电图评估病情进展。
建议出现持续心悸时记录发作时的心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药物。规律作息、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生,若心率持续超过150次/分或合并胸痛、呼吸困难,须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