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有哪些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心脏手术损伤、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在房室结或希氏束传导过程中出现延迟或中断,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猝死。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房室结或希氏束功能受损。心肌缺血通常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气短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严重缺血需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心肌炎症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炎患者常见发热、胸闷、心律失常等表现。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使用甲泼尼龙片控制炎症。部分患者康复后仍遗留传导阻滞。

3、药物影响

地高辛片、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传导。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片也可能导致传导延迟。出现药物相关阻滞时应及时调整剂量,严重者需使用临时起搏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变化。

4、心脏手术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正等手术可能直接损伤传导系统。术后可能出现一过性或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术中采用精细操作可降低风险,术后严重阻滞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

5、先天性异常

部分新生儿存在房室结发育不良或希氏束走行异常等先天缺陷。轻症可能无症状,重症在出生后即表现为心动过缓。确诊需依靠心电图和心脏超声,严重病例需在婴幼儿期安装起搏器。有家族史者孕前应进行遗传咨询。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钾、镁等矿物质。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安装起搏器者需避免强磁场环境,按时复查设备工作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