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什么关系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肝硬化是肝纤维化持续发展的终末结果。肝纤维化主要由慢性肝损伤引起,表现为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若未及时干预,纤维化持续进展可导致肝脏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形成不可逆的肝硬化。
肝纤维化阶段肝脏损伤尚处于可逆状态。长期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或代谢异常等因素会激活肝星状细胞,促使胶原蛋白过度沉积,形成纤维间隔。此阶段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通过血清学检查或肝脏弹性成像可发现异常。及时抗病毒、戒酒或控制原发病,配合抗纤维化药物如安络化纤丸、扶正化瘀胶囊等,部分患者纤维化程度可减轻。
肝硬化阶段肝脏已发生不可逆结构改变。广泛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和再生结节,门静脉压力增高。患者可能出现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治疗需针对并发症管理,如使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或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肝性脑病。终末期肝硬化需考虑肝移植。
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脏影像学变化。慢性肝病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肝纤维化扫描,肝硬化患者需每1-3个月评估并发症风险。任何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或腹部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