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牙周病手术方法有哪些
侵袭性牙周病手术方法主要有翻瓣术、植骨术、引导组织再生术、牙龈切除术、牙周夹板固定术等。侵袭性牙周病通常由菌斑堆积、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症状,需通过手术干预控制病情进展。
1、翻瓣术
翻瓣术通过切开牙龈组织暴露牙根面,彻底清除深部牙石和感染肉芽组织。手术可直视下刮治根分叉病变,修整不规则骨缺损,配合抗生素凝胶辅助控制感染。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咀嚼硬物1-2周。该术式适用于中重度牙周袋深度超过5毫米的病例。
2、植骨术
植骨术采用人工骨粉或自体骨移植填充牙槽骨缺损区,常用羟基磷灰石或β-磷酸三钙等生物材料。手术需在翻瓣基础上进行骨修整,植入材料后覆盖胶原膜防止软组织侵入。术后可能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促进骨再生,3-6个月后可见新骨形成。适用于垂直型骨吸收导致的牙齿松动病例。
3、引导组织再生术
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可吸收屏障膜隔离牙龈上皮,促进牙周膜细胞优先附着根面。常用聚乳酸膜或钛强化膜覆盖骨缺损区,结合釉基质蛋白衍生物刺激牙骨质再生。术后需定期复查膜体稳定性,使用甲硝唑口颊片控制厌氧菌感染。适用于二壁或三壁骨下袋病变。
4、牙龈切除术
牙龈切除术通过电刀或激光切除增生牙龈组织,修整牙龈形态改善菌斑控制。手术可消除假性牙周袋,暴露被覆盖的牙冠结构。术后24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使用西吡氯铵含片预防感染。主要针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或牙龈形态异常导致的局部清洁困难。
5、牙周夹板固定术
牙周夹板固定术采用纤维带或金属丝结扎松动牙,分散咬合力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手术需配合根面平整和咬合调整,常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临时固定。术后3个月内避免前牙区咬硬物,使用氟化亚锡溶液含漱防龋。适用于Ⅱ度以上松动牙的过渡性固定治疗。
侵袭性牙周病患者术后需维持严格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术区,每3个月进行专业洁治。戒烟限酒,控制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固定装置脱落时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中需定期拍摄牙片评估骨再生情况,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