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经常呛着是怎么回事
吃东西经常呛着可能与进食过快、食物性状异常、咽喉结构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进食习惯、排查器质性疾病、针对性治疗等方式改善。
1、进食过快
狼吞虎咽会导致食物未充分咀嚼便进入咽喉,容易误入气管。建议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边说话边进食。老年人因咽喉肌肉协调性下降更需注意,可尝试小口分次进食。
2、食物性状异常
干燥、粘稠或颗粒状食物易引发呛咳。坚果碎片可能卡在会厌谷,年糕类食物易黏附咽喉黏膜。处理方式包括将干硬食物浸泡软化,避免进食时大笑或突然转头。
3、咽喉结构异常
会厌囊肿、声带息肉等可能干扰吞咽协调性。这类情况常伴随咽喉异物感、声音嘶哑,需通过喉镜确诊。治疗可选用会厌囊肿切除术或声带息肉摘除术,术后需流质饮食1-2周。
4、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达30%-50%,表现为反复呛咳伴流涎。帕金森病会导致咽喉肌群僵硬,可使用多巴丝肼片改善运动症状,配合吞咽康复训练如冰刺激疗法。
5、胃食管反流
胃酸刺激咽喉黏膜会引起保护性呛咳,夜间平卧时加重。确诊需做24小时pH监测,治疗可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睡前3小时禁食可减少发作。
长期频繁呛咳需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进食保持坐姿端正,干稀食物分开食用。吞咽困难者可进行抬头吞咽训练:吞咽时下巴贴向胸口,帮助关闭气管。若出现发热、胸痛等吸入性肺炎表现,应立即就医。婴幼儿呛咳时家长应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避免拍背导致异物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