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措施有哪些
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措施主要有保持环境安静、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心理支持等。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炎症,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配合专业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
患儿需安置在光线柔和、噪音低的单人病房,避免强光或声音刺激诱发抽搐。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湿度50%-60%,定期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床栏需加装软垫防止坠床或碰撞,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2、监测生命体征
每1-2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或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记录意识状态变化。若出现呼吸节律、瞳孔不等大或持续高热,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呕吐频繁者可遵医嘱静脉补液。选择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呛咳。监测血钠、血钙等指标,抽搐患儿需限制液体入量。昏迷患儿通过鼻饲提供营养,注意抬高床头防止反流。
4、预防并发症
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尿路感染。抽搐发作时垫牙垫防舌咬伤,移除周围危险物品。康复期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肌肉萎缩,吞咽困难者需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5、心理支持
用简单语言向患儿解释操作目的,治疗间隙播放舒缓音乐缓解焦虑。允许家长陪伴并提供情感支持,指导家长参与基础护理。恢复期可通过游戏、绘画等评估认知功能,必要时转介心理康复治疗。
护理期间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二便性状,出现嗜睡加重、喷射性呕吐或肢体瘫痪需紧急处理。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影像。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神经修复。家长应学会识别异常症状,遵医嘱完成抗病毒药物疗程,并按时进行康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