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基本会有3异常,千万要留意

肠道里的"不速之客"可能正在悄悄生长!那些被体检报告上"肠道息肉"四个字吓到的人先别慌,其实我们的身体早就通过特殊信号在提醒你了。今天带你破解肠道发出的摩斯密码,早发现早处理才是关键。

医生提醒: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基本会有3异常,千万要留意

一、排便时的三个危险信号

1、便便形状突然变细

正常香蕉状的便便突然变成铅笔粗细,可能是肠道被息肉挤压的征兆。特别是持续两周以上出现这种情况,更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是否伴有排便不尽感,就像怎么都排不干.净似的。

2、纸巾上的鲜红色

排便后擦拭时发现明显鲜红血迹,别简单归咎于"上火"。息肉表面血管丰富,容易被粪便摩擦出血。这种出血通常不与粪便混合,而是附着在表面或出现在便后手纸上。

3、突如其来的便秘腹泻交替

既不是吃坏肚子也不是着凉,却突然出现排便规律紊乱。较大的息肉可能干扰肠道正常蠕动,造成功能紊乱。这种症状往往持续存在,普通肠胃药效果不明显。

二、肠道息肉的隐藏真相

1、不是所有息肉都会癌变

腺瘤性息肉确实有恶变风险,但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通常比较安全。体检发现息肉先别自己吓自己,搞清楚类型最重要。

2、这些习惯在喂养息肉

医生提醒: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基本会有3异常,千万要留意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抽烟酗酒、久坐不动,都是息肉最喜欢的"营养餐"。爱吃烧烤红肉的人要特别注意,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会刺激肠道黏膜。

3、年龄是最大风险因素

40岁后息肉检出率明显上升,建议这个年龄段开始定期肠镜检查。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提前到35岁开始筛查。

三、发现异常后的正确操作

1、别依赖网购检测试剂

现在流行的便潜血检测试纸只能作为初筛,假阴性率较高。真正靠谱的还是去医院做肠镜,既能确诊又能同时处理小息肉。

2、普通体检容易漏诊

常规体检的腹部B超很难发现小于1cm的息肉。建议选择专门的无痛肠镜检查,整个过程20分钟左右,睡一觉就完成了。

3、切除后仍需定期复查

即使切除了息肉,也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单发小息肉可能2-3年复查一次,多发息肉或高级别瘤变需要更密切随访。

医生提醒:肠道有息肉的人,上厕所基本会有3异常,千万要留意

肠道问题最怕"等等看",那些被耽误的病例往往都是因为忽视了早期信号。建议35岁以上人群把肠镜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特别是长期叫外卖、熬夜加班的上班族。记住,对待息肉就要像对待家里不请自来的客人——早点送走才安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