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治疗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药物控制、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治疗,严重时需紧急处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副作用、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或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心悸、晕厥、乏力等症状。
1、药物控制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暂时提高心率,缓解症状。慢性患者若合并心力衰竭,可能需联合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药物仅作为过渡治疗或辅助手段,无法根治传导阻滞,长期依赖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2、临时起搏
对于突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发作的患者,需立即经静脉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维持心率。该方式适用于等待永久起搏器植入前的过渡期,或由急性心肌炎、药物中毒等可逆因素导致的阻滞,通常留置3-7天。
3、永久起搏
症状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择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常用双腔起搏器(如DDD型)维持房室同步。手术通过锁骨下静脉植入电极导线,术后需避免磁共振检查及强电磁场干扰,定期程控调整参数。
4、病因治疗
合并心肌缺血者需行冠脉造影,必要时支架置入改善血供;莱姆病等感染性疾病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药物诱发者停用β受体阻滞剂或地高辛片等致病药物。病因解除后部分患者传导功能可恢复。
5、生活管理
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监测每日静息心率。高钾血症患者限制香蕉、橙子等高钾食物,保持排便通畅以防迷走神经兴奋加重阻滞。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出现黑矇、晕厥立即平卧并就医。
患者应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传导阻滞进展,起搏器植入者每6-12个月检测电池状态。日常避免俯身弯腰等可能造成电极移位的动作,洗澡时勿用力揉搓起搏器植入部位。若出现持续头晕、脉搏不规则或伤口红肿渗液,需及时至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