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吞了一块小积木怎么办
小孩吞了一块小积木可通过密切观察、催吐处理、内镜取出、外科手术等方式处理。误吞异物通常由好奇心强、监护疏忽、物品尺寸小等因素引起。
1、密切观察
若积木直径小于2厘米且边缘圆滑,多数可随粪便排出。家长需检查孩子是否出现咳嗽、流涎、拒食等气道梗阻表现,记录误吞时间并留存相同积木样本供医生参考。观察期间避免喂食粗纤维食物,可给予少量蜂蜜润滑肠道。若48小时内未排出或出现腹痛需立即就医。
2、催吐处理
误吞后2小时内可采用拍背催吐法,将儿童俯卧于家长大腿,头部低于躯干,用掌根快速拍击肩胛区5次。禁止用手指抠喉以免造成二次伤害。该方法仅适用于意识清醒且无呼吸困难者,尖锐异物或腐蚀性物质禁用此方法。
3、内镜取出
对于卡在食管或胃部的积木,医生可能使用电子胃镜取出。术前需进行X光定位,明确异物位置及形态。儿童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术后禁食4-6小时。常见并发症包括黏膜擦伤和短暂咽喉不适,严重穿孔概率极低。
4、外科手术
当积木导致肠梗阻或穿孔时需开腹手术。手术指征包括持续呕吐、板状腹、膈下游离气体等。术前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预防感染。恢复期应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5、预防措施
选择适龄玩具,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玩含小零件的积木。玩具包装需标注年龄警示标识,玩耍时应有成人监护。定期检查玩具完整性,及时更换破损部件。家中小物件应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
误吞异物后24小时内需每日检查粪便,使用滤网辅助寻找排出物。恢复期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香蕉、蒸苹果等促排便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异物移位,若出现发热、血便等异常应立即返诊。建议所有家庭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定期参加儿童安全防护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