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如何诊断手足癣 手足癣的3个诊断妙招揭秘
手足癣可通过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三种方法诊断。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水疱、脱屑、糜烂和瘙痒等症状。
1、临床表现
手足癣的典型症状包括指趾间或足底出现小水疱、脱屑、皮肤皲裂和瘙痒。水疱破溃后可能形成糜烂面,伴有疼痛感。手掌和足底皮肤可能增厚、粗糙。这些症状在温暖潮湿环境下会加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医生会根据这些特征性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真菌镜检
取患处皮屑进行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可直接观察到真菌菌丝或孢子。这种方法快速简便,是门诊常用的确诊手段。取样时需刮取活动性皮损边缘的鳞屑,阳性率较高。镜检结果阳性可明确诊断,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手足癣的可能性。
3、真菌培养
将皮屑接种在特殊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可鉴定具体致病菌种。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需要较长时间,通常需要2-4周才能获得结果。真菌培养不仅能确诊手足癣,还能确定对哪些抗真菌药物敏感,为治疗提供参考。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治疗无效的病例尤为重要。
预防手足癣要注意保持手足干燥清洁,避免共用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穿透气性好的鞋袜,勤换洗。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健身房要注意防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整个疗程,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