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腹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病毒性腹泻主要表现为水样便、腹痛、发热等症状,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使用止泻药物、抗病毒治疗、预防脱水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但需警惕并发症。
1、补液治疗
病毒性腹泻易导致体液丢失,口服补液盐是核心治疗手段。轻中度脱水可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兑水服用。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补液时需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肠。
2、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应选择低脂低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纤维及乳制品摄入。婴幼儿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病毒和毒素,改善水样便症状。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适用于急性水样腹泻。洛哌丁胺胶囊通过抑制肠蠕动缓解腹泻,但禁用于发热或血便患者。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
4、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颗粒对轮状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更昔洛韦分散片可用于免疫缺陷者的严重腺病毒感染。多数病毒性腹泻无须特异性抗病毒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才考虑联用抗生素。
5、预防脱水
每排便后补充100-200毫升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和精神状态。婴幼儿可使用专用喂药器缓慢喂服。出现持续呕吐、少尿、嗜睡等脱水表现时需立即就医。保持手卫生和饮食清洁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关键。
病毒性腹泻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生冷食物。家庭护理中应单独使用餐具,排泄物及时消毒。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前往感染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日常需加强个人卫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婴幼儿重症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