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会引起截瘫吗 腰椎骨折会有哪些危害
腰椎骨折可能引起截瘫,具体风险与骨折严重程度和脊髓损伤情况相关。腰椎骨折的危害主要包括神经功能障碍、慢性疼痛、活动受限、继发性并发症及心理影响。
1、神经功能障碍
腰椎骨折若压迫或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可能导致下肢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甚至截瘫。脊髓完全横断时,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损伤可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如仅影响运动或感觉功能。马尾神经受压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早期通过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药物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功能恢复。
2、慢性疼痛
骨折愈合后可能遗留慢性腰背痛,与椎体稳定性破坏、小关节紊乱或神经粘连有关。疼痛常因久站、弯腰等动作加重,影响日常生活。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椎体成形术等介入治疗。长期疼痛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活动受限
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加重。部分患者因脊柱稳定性下降,需佩戴支具3-6个月,限制腰部旋转和负重活动。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但应避免剧烈扭转动作。
4、继发性并发症
长期卧床可能引发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等。骨质疏松患者更易发生椎体再骨折,形成恶性循环。高龄患者还可能因活动减少导致心肺功能衰退。预防措施包括定时翻身、气压治疗、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使用,以及早期康复介入。
5、心理影响
截瘫或长期功能障碍患者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因丧失劳动能力产生自我价值否定,需心理疏导和家庭支持。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抗抑郁药物如盐酸帕罗西汀片可改善情绪状态,社会康复训练有助于重建生活信心。
腰椎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阶段性康复,急性期绝对卧床时注意轴线翻身,恢复期佩戴支具保护。饮食需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如牛奶、深海鱼等,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出现新发麻木、疼痛加重或排尿困难时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与生理治疗同等重要,家属应协助患者保持积极治疗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