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近端骨折石膏固定的方法?
腓骨近端骨折石膏固定通常采用长腿石膏或短腿石膏固定法,具体方法需根据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固定前需先手法复位,石膏范围需覆盖骨折端上下关节以提供稳定支撑。
1、长腿石膏固定
适用于严重移位或不稳定的腓骨近端骨折。石膏从大腿中段延伸至足趾,保持膝关节屈曲15-20度、踝关节中立位。石膏需分层缠绕石膏绷带,每层均匀加压塑形,重点在腓骨头处加强塑形防止移位。固定后需观察足趾血液循环及感觉,石膏硬化前避免承重。
2、短腿石膏固定
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骨折。石膏从小腿中上段延伸至足趾,踝关节保持90度中立位。固定时需在腓骨近端加垫保护,石膏绷带缠绕时均匀施压,塑形时避免局部压迫导致皮肤损伤。固定后早期可部分负重行走,需定期复查骨折对位情况。
3、石膏塑形要点
塑形时需重点维持腓骨长度和旋转对位,在腓骨头后方、外踝下方加强塑形。膝关节固定时需保留髌骨活动空间,踝关节需塑出跟腱凹陷。石膏边缘需修剪光滑并用衬垫保护骨突部位,防止皮肤压疮。塑形完成后需拍摄X线确认复位效果。
4、固定后护理
石膏固定后需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冰敷24-48小时。每日检查石膏松紧度及肢体远端血运,若出现疼痛加剧、麻木或石膏过紧需及时调整。保持石膏干燥清洁,避免用硬物搔抓皮肤。2-3周后肿胀消退可能需更换石膏以防松动。
5、并发症预防
需预防腓总神经损伤,石膏近端避免压迫腓骨颈。早期进行足趾主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防止骨折再移位,通常固定4-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改为支具保护。拆除石膏后需循序渐进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
腓骨近端骨折石膏固定后需避免早期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展。饮食上增加钙质和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鱼类、豆制品等促进骨痂形成。康复期可进行非负重状态下的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训练,防止肌肉萎缩。若出现石膏断裂、皮肤溃烂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调整固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