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钢钉不取的危害有哪些
骨折钢钉长期不取可能造成局部感染、钢钉断裂或松动、关节功能障碍等危害。骨折内固定钢钉主要用于稳定骨折端,通常在骨折愈合后需根据医生建议取出。
1.局部感染
钢钉作为异物长期滞留体内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钢钉与周围组织摩擦可能导致慢性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或渗液。若细菌通过钢钉周围微小通道侵入,可能引发骨髓炎,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2.钢钉断裂或松动
随着骨骼活动和应力变化,未取出的钢钉可能出现金属疲劳导致断裂,或与骨骼结合不紧密发生移位。断裂的钢钉碎片可能刺激周围神经血管,松动钢钉可能造成异常响声或活动受限。此时需通过X线确认位置后手术取出,必要时更换内固定装置。
3.关节功能障碍
靠近关节的钢钉可能限制活动范围,长期未取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腱粘连。例如膝关节钢钉可能影响屈伸功能,表现为下蹲困难或步态异常。需通过关节松动术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关节镜手术松解粘连。
4.骨质疏松
钢钉长期分担骨骼应力可能引起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钉周骨质流失。表现为局部疼痛、易发生病理性骨折。确诊后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并在骨质改善后尽快取出钢钉。
5.心理排斥反应
部分患者对体内异物存在持续心理不适,可能产生焦虑或躯体化症状。表现为过度关注钢钉部位或反复要求检查。可通过心理疏导配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但根本解决仍需择期取出内固定物。
骨折钢钉取出时机需由医生根据愈合情况评估,通常术后1-2年为宜。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饮食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50克瘦肉补充钙和蛋白质,可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出现钢钉部位突发疼痛、皮肤破溃或功能异常,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