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推法有什么动作要领
小儿推拿的推法动作要领主要有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运推法等。需根据患儿年龄、体质及症状选择合适手法,操作时力度轻柔均匀,避免损伤皮肤。
1、直推法
用拇指桡侧或食中二指指腹沿直线单向推动,频率每分钟200-300次。适用于四肢及背部经络,如清天河水退热时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时需保持手指与皮肤贴合,不可跳跃式移动,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常用于外感发热、积食等实证。
2、旋推法
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顺时针环形推动,速度较直推法慢,每分钟80-120次。多用于腹部穴位如中脘、神阙,操作时需带动皮下组织轻柔旋转。对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厌食效果显著,注意腹泻实证应逆时针操作。
3、分推法
双手拇指从穴位中点向两侧分推,如分推肩胛骨缘用于咳嗽痰多。要求双指对称发力,推动距离3-5厘米,重复30-50次。常用于胸背部穴位,可宽胸理气,操作时需避开脊柱棘突。
4、合推法
双手拇指从两侧向穴位中点合拢推动,如合推膻中穴调理气机。与分推法方向相反,多用于前胸穴位,操作时双指需同步均匀用力,推动轨迹呈扇形收拢。对肺气不宣引起的喘息有缓解作用。
5、运推法
以掌心或掌根接触皮肤,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如运八卦调理脾胃。需配合按摩介质减少摩擦,力度较指推法稍重,速度每分钟60-80次。适用于面积较大的腹部、背部操作,能促进气血运行。
进行小儿推拿前需修剪指甲,保持手部温暖,使用爽身粉或按摩油润滑皮肤。饭后30分钟内不宜操作,推拿后注意保暖避风。急性感染、皮肤破损或骨折部位禁止推拿,发热超过38.5℃时应先就医。建议每日1次,5-7天为1疗程,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