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什么意思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桥本甲状腺炎等。
1、免疫系统异常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识别外来病原体,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组织误判为异物。这种异常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部分患者存在特定基因变异。临床表现为反复炎症反应,如关节肿痛、皮肤红斑等症状。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环孢素软胶囊等控制异常免疫反应。
2、器官特异性损害
不同疾病会靶向攻击特定器官,1型糖尿病主要破坏胰岛β细胞,桥本甲状腺炎则攻击甲状腺组织。器官损伤会导致功能减退,出现血糖升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受损器官进行替代治疗,如胰岛素注射液、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3、全身多系统受累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同时影响皮肤、关节、肾脏等多个系统,患者可能出现蝶形红斑、蛋白尿、关节炎等多样化表现。这类疾病活动期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联合羟氯喹片治疗,严重时需生物制剂干预。
4、慢性反复发作
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呈慢性进展,症状缓解与加重交替出现。环境因素如感染、压力可能诱发疾病活动。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调整免疫调节药物如硫唑嘌呤片剂量,配合康复锻炼维持功能。
5、诊断治疗复杂性
诊断需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个体化制定方案,轻症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重症需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部分患者需终身用药控制疾病进展。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日晒。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适当补充优质蛋白但避免过敏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病情控制,可进行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